banner
motor

Simple is Better

如何正確的曝光

在如今數位相機智能手機傻瓜相機遍佈市場的當下,只要按下快門,相機 / 手機就能給你一張養眼的照片,網上也有無窮多的教學,教會你「在螢幕上點擊哪裡,向下拉動標尺」就能拍出美麗的剪影。那時至今日學習曝光有什麼意義?
我也思考了很久甚至一度有過懷疑,但最近入膠片相機之後,也才有了更明確想法。作為一個理工男,恐怕在我心裡的意義,就是「通過掌握底層原理的方式,精確地拍出你想要的照片」吧。

請注意這裡的用詞是「你想要」,而不是「正確」。過了很久我才明白,其實沒有完美正確的曝光,作者想要的效果能正確地表達,就是正確的曝光了。

曝光的原理#

image
首先明確一個名詞:中性灰(即 18 度灰),它有兩個特質:

  1. 🌞對光的反射率為 18%(根據統計估算,現實生活中所有物體的反射率大概是 18%);
  2. 👀人眼對其明亮程度的感覺恰好介於黑色和白色之間(即亮度是 50%)的灰色。

在這樣的特性下,我們去做一個自動照相機,很顯然將被測光物體還原為人眼看到的最常見的亮度,是最通用的方案。智能相機的自動測光,就是這麼做的。

測光的基本原理:讀取並測算將測物體拍攝為中性灰所需要的曝光值(ev)/ 光圈快門組合(a/s)。

那我們很容易獲得一個結論和兩個推論:

結論一、很顯然,對於中性灰亮度的被攝體,測光表給出的參數即為正確拍攝參數。

推論一、由此推斷,假如我們對一隻黑貓測光,測光表給出的組合,其實是在它眼中「** 把它拍成 18 度灰貓」** 給出的光圈快門組合,讓我們看看實際效果(來自於 fujifilm xt30,自動光圈自動快門自動 ISO):

image

然而在正確的測光下,它是這樣的(顏色更黑,注意床單已經回到了基本正常的顏色):

image

推論二、同理,假如我們對一隻雪地裡的白鴨子測光,測光表給出的組合,其實是在它眼中「把它拍成 18 度灰鴨子」的光圈快門組合。實拍圖(假設它是一隻雪白的鴨子)

image

而肉眼看,其實更接近於這樣的白色。
image

因此,對於「內容比較簡單的場景」,只要遵循以下原則即可:

  1. 找到 50% 亮度 / 接近於中性灰亮度的主體,直接使用測光讀數即可。

那麼,有哪些接近於中性灰的物體呢:
1,草,割後的草地,注意不是墨綠、特別綠或發黃的草。
2,大部分淺綠的樹葉或植物葉子。
3,有一些樹幹。
4,舊的、修復的柏油路和混凝土。
5,長期放置、沒有刷油的木材。
6,紅或棕色的磚,包括水泥牆。
7,乾樹葉。
當然,如果以上都找不到,可以對自己的手背測光。

  1. 直接對拍攝主體測光,遵循白加黑減原則,即「如果他比中性灰亮,則對應的增加曝光(增加補償,改變組合等等);如果他比中性灰暗,則減少曝光。」

那內容比較複雜的場景怎麼辦呢?
下一篇《區域曝光》見。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